在2022年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同师生代表亲切座谈。通过集中学习、座谈,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不移的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学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吴平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饱含深情、催人奋进,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党对高等教育全面领导的纲领性文献、是激励高校师生爱党报国的根本性指引。高校要深刻认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切实把高校建设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青年学子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广大教师要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自觉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既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又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
校团委副书记陈新新:在共青团将迎来成立百年的历史性时刻,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对青年的关怀和鼓舞,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的责任、使命和方向。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要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贯通学习、对照学习,不断增强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使命,在青春的赛道上,为青年带好路,引好航。
思政部直属党支部副书记、思政课教师杜建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要牢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要坚守思政课教师职责,在积极参与“大练兵、大比武、大展示、大提升”活动中,不断增进教学能力的交流和提升,在课堂授课中精益求精,改进方式方法,推进思政课程建设。
护理系团总支副书记、辅导员郑煊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让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饱含着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殷殷期待,也彰显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身为一名团学工作者,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毅前进。
检验系团总支副书记、辅导员李妍: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深情寄语广大青年,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牢牢把握好大学教育的本质,坚持以身作则,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用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团学活动为载体,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及时排忧解难,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春华章。
校学生会组宣部部长、医学技术系2021级影像3班聂心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更应该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肩负起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使命,勇担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作为学生干部的我们应该做好引领带头作用,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做到心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勇毅前进,让红色信念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护理系2021级ICU护理2班李昊: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我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备受鼓舞。身为在校大学生,我们的志愿服务绝大多时间都在学校或基层社区,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周围的人。这也要求我们青年志愿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素质,才能在点滴的努力中,带动身边的人和事,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跑出青春的最好成绩。当然我们在奋斗的路上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弘扬志愿精神,展现当代大学生的亮丽风采。
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会长、护理系2021级护理2班方思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青年学子指明了奋进的方向。我们应时刻牢记身上的责任,作为医学生更要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加强理论业务学习,丰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要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党放心、让国家放心。
(文/陈新新、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