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单位、部门:
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文明和谐校园建设,提升全校师生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优良校风。学校党委研究,决定在全校师生中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一、目的意义
在全校师生中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校园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深入实施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的有力抓手。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提升全校师生的文明素质,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及身心健康发展,不断推动文明创建工作持续开展。
二、活动主题
讲文明 树新风 做文明有礼医专人
三、参加范围
全校教职工、全体在校学生
四、组织分工
宣传部牵头,文明办、学生处、监察室、党办、院办、团委、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共同负责活动的组织开展与督促检查。
文明办负责制定全校教职工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监察室、党办、院办、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共同负责教职工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学生处负责制定全校大学生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团委、各系党总支共同负责大学生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五、方法步骤
(一)深入调研、制定方案
通过走访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师生座谈讨论交流等形式,认清目前在我校师生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结合我校实际,分别制定教职工和大学生的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二)宣传教育、组织实施
1、利用校园网、宣传展板、电子信息屏等,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宣传抛弃不文明言行,是教职工行为世范、言传身教的需要,是当代大学生展现风采、塑造形象的需要,是培育优良校风学风、塑造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号召全校师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做起,做文明有礼医专人。
2、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单位、部门要把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本学期、本学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提升部门教职工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提升班风班貌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学校总体意见和具体实施方案有步骤、有重点的组织实施。利用每周的集体学习日、主题班团活动日,组织师生学习公民道德规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明礼仪知识和上级有关文件,并结合部门业务工作、班级日常管理进行布置,宣传教育、认真强调、严格要求。
(三)明确责任、督促检查
1、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负责对所属部门开展指导、督促、检查,部门负责人对所属部门教职工督促检查。各系党总支负责对所属班级开展指导、督促、检查,辅导员对所带班级学生督促检查。
2、宣传部、文明办、学生处、监察室、党办、院办、团委进行分工,不定期到各部门、各班级和不同区域检查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落实情况、发现不文明现象,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纠正不文明言行。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师生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是全校文明创建工作的坚强基础和生动体现,全校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单位、部门要高度重视,根据学校实施意见和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师生学习教育、宣传发动、扎实开展。
(二)深入师生,依靠师生。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广泛开展讨论,不断统一认识,教育引导师生从身边人、身边事出发,自觉推动活动开展。
(三)持续提升,务求实效。要充分认识到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文明素养的彰显,需要全校师生长期持续推进,不断摈弃与文明礼仪不符的言行,自觉树立文明礼仪意识,持续提升学校文明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