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民,男,44岁,中共党员,郑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五大队副主任科员,二级警督。
2009年3月,杨华民通过竞选当上了称为“堵王”的郑州市花园路与农业路交通岗岗长。5年来,杨华民凭着忠诚信仰和对工作的无限热爱,为过往群众做好事4000多件,为周边单位解决停车位500多个。
杨华民不管在哪个岗位,他都铭记党的教诲,保持部队的光荣传统,努力干好各项工作。他当上岗长后,每天坚持提前上岗、推迟下岗,平均每天岗上行走20余公里,两个月穿破一双鞋。在他的努力下,不到一年时间,路口通行机动车交通违法率下降了37 %,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率下降了40%,“堵王”路口的帽子被一举甩掉。
杨华民始终把交通指挥岗台作为服务人民群众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2009年5月,杨华民在路口设立了“杨华民交通示范标准岗便民服务台”,配备了急救箱、打气筒、饮水机、遮阳伞、修车工具、灭火器等,制作了便民服务卡和附近道路车辆导行线路图。便民服务台设置以来,杨华民交通岗先后免费为过往群众发放便民服务卡3万余份,及时为过往群众提供伤口包扎、车辆修理、换乘公交指引、周边停车指导等应急服务3800余次。
杨华民始终秉承教管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把为民的根本要求贯穿到具体执法中。发现交通违法行为,他不是简单一罚了事,而是坚持理性、平和、规范、文明的执法态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努力让当事人认识到违法的危害性,被市民善意地称为“最缠人”的交警。杨华民同志每天要纠正300起左右的交通违法行为,但平均只开出十几张罚单。
杨华民是个爱钻研、善创新的有心人,凡是有利于改善工作和服务群众的新知识、新方法,他都会积极学习尝试。他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快速赶到事故现场、快速处理事故现场、快速撤离事故现场、快速排除交通拥堵隐患”,“绿灯提前3秒控制、红灯提前3秒放行”的工作法和“头车带尾车”快速通行法,使机动车的通行量比原来提高了10%。他还创立了早上岗、早预案、晚下岗、晚处罚的“两早两晚”工作法,使该路口高峰时段车流通行能力又提高了15%,近5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在岗重大交通事故。2009年,杨华民同志用自己的警号建立了一个“警号007933的博客”,成为河南交警开博第一人。2010年,开通杨华民实名微博,利用博客和微博随时发布路况、交通知识,延伸了工作阵地。
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法制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郑州日报等新闻媒体专题报道了杨华民的先进事迹。2012年5月,他光荣出席全国公安英模表彰大会,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公安系统爱民模范”,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